主辦: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「人權與法理學
研究中心」
時間:2013年3月8日(星期五)上午10:30-
12:10
地點: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「霖澤館」三樓
1301「視聽教室」(請由台大辛亥路與
復興南路之側門進入,左手邊第一棟大
樓;捷運:科技大樓站;請勿到羅斯福
路正門,或捷運公館站)
主持人:顏厥安(台大法律系教授;人權與法
理學中心主任)
引言人:吳茂昆(國立東華大學校長;中央研
究院院士(物理)
林鈺雄(台大法律系教授)
許澤天(成功大學法律系副教授)
謝世民(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;《政
治與社會哲學評論》主編)
林從一(台北醫學大學人文與社會科
學院院長;台灣哲學會會長)
說明:
創新是經濟與社會生活永續發展的關鍵,
學術研究則是一國國力的重要指標。尤其在全
球化以及民主與多元的世界裡,科學技術與知
識發展狀態代表了一國「軟實力」的內涵,也
構成「巧實力」(smart power)的主要支柱。
因此世界各國皆以政府之力挹注學術研究機構
―尤其是大學―從事研究發展,並創立各種制
度一方面保障學術研究自由,另一方面亦促進
研究成果能有助於人民生活與公共福祉的提升。
然而學術研究與一般行政機關的工作方式
有本質上的差異。後者是「公權力」的行使,
必須依法行政、謹小慎微,避免侵害人民權益
。但是學術工作追求「創意」的發揮,必須勇
於突破,追求卓越創新。因此世界各國政府的
研究經費補助,即使受補助者為國立大學或公
立機構,也都以「不同於」行政官僚機關的運
作方式進行組織、人事與經費的運用。
我國政府長年來也積極補助各種學術研究
,但是卻也因為拘泥於「行政」機關與「學術
」機構無法清楚劃分的窠臼,造成了許多問題
,相當嚴重阻礙了學術研究發展。近年來嚴重
的人才外流,以及司法機關不當解釋法律,對
學者進行廣泛的犯罪偵查、起訴與定罪,更是
兩大嚴重的問題。
有鑑於此,本場座談會將針對下列幾個議
題點,進行說明與討論:
1.學術研究工作的基本特色為何,國家對其之
經費補助的性質為何,尤其在我國應該如何
調整現有制度,才能積極提升研發實力,也
避免隨意入人於罪。
2.針對學術界近來發生的許多報帳案件,檢方
與法院,應該如何解釋適用刑法,才能正確
地把握處理相關個案問題,避免造成司法濫
權與學術寒蟬效應。
3.民眾、公民社會與媒體,應如何看待相關問
題,可以發展出哪些更周延完整的觀點,並
引領政治力與輿論朝向建立更合理制度的方
向前進。
4.其他相關問題。
聯絡人:陳映涵(台大法律學院「人權與法理
學研究中心」助理)
r00a21005@ntu.edu.tw (02)33663366*55239;
(02)23681748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